牧仁教育│教育中心

設計思維(Design Thinking):如何用創意解決問題?

圖片展示一個創意與點子概念的視覺呈現,背景為淺藍色,上方貼有五張便利貼,每張均寫上「IDEA」。下方堆滿黃色剪紙燈泡圖案,燈泡內部也寫有「idea」,象徵創新思維與靈感的爆發。

設計思維是一種以人為本的創新方法,它強調觀察、同理、發想、原型和測試,以創造符合使用者需求的產品、服務或體驗。近年來,設計思維在全球各個領域都受到廣泛關注,許多企業和個人都開始運用設計思維來解決問題、提升效率和創造價值。

本文將深入探討設計思維的五大步驟,並探討其如何幫助企業和個人進行創新。此外,我們還將探討一些成功應用設計思維的案例,以及如何將設計思維應用於香港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。

設計思維的五大步驟

設計思維的過程通常分為五個步驟。重要的是,這些步驟並非線性進行,而是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重複,甚至來回跳躍。有時在測試階段可能會發現需要改進的地方,這時我們可能需要回到之前的步驟進行調整,例如重新定義問題、發想新的點子或修改原型。

1.  同理心 (Empathize)

同理心是設計思維的第一步,也是最重要的一步。在這個階段,我們需要深入了解目標用戶的需求、痛點和期望。這需要我們放下自身的假設,以開放的心態去觀察和傾聽用戶,並嘗試從他們的角度去思考問題。只有真正了解用戶,才能設計出真正符合他們需求的產品和服務。

為了更好地理解用戶,我們可以運用以下方法:

  • 用戶訪談: 直接與用戶進行交流,了解他們的經驗、感受和想法。例如,我們可以詢問用戶在使用某個產品或服務時遇到的困難,以及他們希望如何改進。
  • 問卷調查: 透過問卷收集大量用戶的數據,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偏好。例如,我們可以調查用戶對某個產品的功能、價格和外觀的評價。
  • 觀察: 觀察用戶在自然環境中的行為,例如他們如何使用產品、如何與他人互動等。此外,我們可以觀察用戶在超市購物時的行為,了解他們如何選擇商品、如何付款等。
  • 同理心地圖: 將用戶的想法、行動和感受視覺化呈現,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用戶。例如,我們可以使用同理心地圖來總結用戶在使用某個 app 時的體驗。

2.  定義問題 (Define)

在收集到用戶資料後,我們需要對問題進行清晰的定義。這個階段的目標是將用戶的需求和痛點轉化為具體的問題陳述,以便我們能夠專注地尋找解決方案。這一步驟需要仔細分析從同理心階段收集到的所有資料,包括用戶訪談、問卷調查和觀察結果,並找出其中的模式和洞見。

例如,一家健身中心發現,許多用戶在加入會員後,很快就停止前往健身房。透過分析用戶資料,他們發現主要原因是缺乏持續運動的動力和指導。因此,他們將問題定義為「如何幫助用戶保持運動的動力?」

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定義問題的工具:

  • 數據分析: 分析從同理心階段收集到的數據,找出模式和洞見。例如,健身中心可以分析用戶的年齡、職業、運動習慣等數據,找出哪些用戶更容易流失。
  • 5 個為什麼」方法: 透過不斷追問「為什麼」,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。例如,健身中心可以追問「為什麼用戶會缺乏運動動力?」、「為什麼用戶會覺得缺乏指導?」,最終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。

3.  創意發想 (Ideate)

定義問題後,我們需要發想潛在的解決方案。這個階段的目標是盡可能多產生點子,不論這些點子看起來多麼瘋狂或不切實際。重要的是要保持開放的心態,鼓勵團隊成員自由發揮創意,不要害怕失敗。

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創意發想技巧:

  • 腦力激盪: 團隊成員一起腦力激盪,自由地提出各種點子。例如,健身中心的團隊成員可以一起腦力激盪,討論如何提升用戶的運動動力,如提供獎勵計劃、舉辦團體課程、邀請明星教練等。
  • 腦力書寫: 將點子寫在紙上,然後傳給其他人繼續發展。例如,每個團隊成員可以先寫下自己的點子,然後將紙張傳給下一個人,讓對方補充或修改。
  • 輪流腦力激盪: 以「我們如何才能…」的句式引導團隊成員輪流提出點子。例如,主持人可以提問「我們如何才能讓用戶覺得運動更有趣?」,然後讓每個團隊成員輪流回答。
  • 心智圖: 將點子以圖像化的方式呈現,幫助我們理清思路和找出關聯 。例如,我們可以使用心智圖來整理關於提升用戶運動動力的各種點子。
  • SWOT 分析: 分析點子的優勢 (strengths) 、劣勢 (weaknesses) 、機會 (opportunities) 和威脅 (threats) 。例如,我們可以分析「提供獎勵計劃」這個點子的優缺點、機會和威脅。

4.  原型設計 (Prototype)

在創意發想階段產生大量點子後,我們需要將其中一些點子轉化為具體的原型。原型可以是簡單的草圖、模型,也可以是功能較為完善的產品版本。原型的目的是將點子視覺化,並進行初步的測試。原型設計的重點是快速迭代,不斷測試和改進。

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原型設計工具:

  • 線框圖: 用於呈現介面或產品的基本視覺佈局。例如,設計一個新的 app 界面時,可以使用線框圖來展示 app 的主要功能和頁面佈局。
  • 低擬真原型: 成本低、製作速度快,用於表達廣泛的概念或點子。例如,可以使用紙張和便利貼來製作一個 app 的低擬真原型,模擬用戶的操作流程。
  • 高擬真原型: 接近最終產品的擬真設計。例如,可以使用設計軟件製作一個 app 的高擬真原型,模擬 app 的所有功能和互動效果。

5.  測試 (Test)

最後一步是測試原型,並收集用戶的反饋。測試的目的是驗證解決方案是否有效,並找出需要改進的地方。測試的過程中,我們需要觀察用戶如何使用原型,詢問他們的感受和建議,並收集相關數據。

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測試方法:

  • 可用性測試: 讓目標用戶使用原型,並觀察他們的行為和收集反饋。例如,讓用戶試用健身中心的 app 原型,觀察他們如何使用 app 的功能,並詢問他們對 app 的評價。
  • Beta 測試: 將原型發布給一小部分用戶,進行更廣泛的測試。例如,將健身中心的 app 原型發布給一部分會員試用,收集更多用戶的反饋。

需要注意的是,設計思維是一個迭代的過程,測試階段可能會發現需要改進的地方,這時我們可能需要回到之前的步驟進行調整,例如重新定義問題、發想新的點子或修改原型。透過不斷測試和改進,我們才能最終設計出真正符合用戶需求的產品和服務。

設計思維的優點和局限性

優點

局限性

以人為本,注重用戶體驗

需要投入時間和資源進行用戶研究和原型測試

鼓勵創新和實驗

在處理複雜問題時,可能需要結合其他方法

提升團隊合作和溝通效率

對於缺乏經驗的團隊來說,可能難以掌握

降低創新風險和成本

 

設計思維如何幫助企業創新?

設計思維可以幫助企業以多種方式進行創新,例如:

  • 提升產品開發效率: 透過深入了解用戶需求,設計思維可以幫助企業避免開發出不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,從而縮短產品開發週期和降低成本。例如,在開發新產品之前,企業可以運用設計思維的同理心和定義問題階段,深入了解目標用戶的需求和痛點,避免開發出用戶不需要的功能,从而减少浪费和提高效率。
  • 改善顧客體驗: 設計思維強調以用戶為中心,因此可以幫助企業創造出更符合用戶需求、更易於使用的產品和服務,從而提升顧客滿意度和忠誠度。例如,Airbnb 就透過設計思維,不斷改進其平台的用戶體驗,如提供更清晰的住宿資訊、更便捷的預訂流程和更完善的客服支援,从而吸引了大量的用户。
  • 創造新的商業模式: 設計思維鼓勵創新和實驗,可以幫助企業突破傳統思維,發掘新的商業機會和創造新的商業模式。例如,Uber Eats 就透過設計思維,創造了全新的外送服務模式,將用戶、餐廳和外送員连接起来,創造了巨大的商業價值。
  • 培養創新文化: 設計思維鼓勵企業建立一種以用戶為中心、勇於嘗試和不斷學習的文化。在這種文化下,員工更願意提出新的點子,更勇於嘗試新的解決方案,也更願意從失敗中學習,从而提升企業的整體創新能力。
  • 降低創新風險: 設計思維強調在產品開發的早期階段就進行原型設計和測試,並收集用戶的反饋。這樣可以幫助企業及早發現問題,及早調整方向,避免在後期投入大量資源後才發現產品不符合市場需求,从而降低創新風險和成本。

設計思維如何幫助個人創新?

設計思維不僅可以應用於企業,也可以應用於個人生活。設計思維可以幫助個人:

  • 解決生活中的問題: 運用設計思維的步驟,我們可以更有效地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,例如如何更好地管理時間、如何改善人際關係等。此外,想要改善時間管理,也可以運用設計思維的同理心階段,深入了解自己在時間管理方面遇到的問題,如拖延、缺乏規劃等。然後,再運用定義問題階段,將問題明確化,如「如何克服拖延?」。接下來,就可以運用創意發想階段,尋找解決方案,例如設定明確的目標、使用時間管理工具、尋求朋友的监督等。
  • 發展個人技能: 設計思維強調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,可以幫助我們提升這些技能,並應用於學習、工作和生活中。例如,在學習新技能時,可以運用設計思維的原型設計和測試階段,不斷嘗試新的學習方法,並根據反饋進行調整,从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。
  • 實現個人目標: 設計思維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晰地定義目標,並制定有效的行動計劃。例如,想要創業,可以運用設計思維的定義問題階段,明確自己的創業目標、目標用戶和市場需求。然後,再運用創意發想階段,發想潛在的商業模式和產品方案。
  • 規劃職業生涯: 設計思維的五個步驟也可以應用於職業生涯規劃。首先,在同理心階段,需要深入了解自己的價值觀、興趣和技能,思考「什麼樣的工作才能讓我感到滿足?」、「我的職業目標是什麼?」等問題。然後,在定義問題階段,需要明確自己目前在職業生涯中遇到的問題,例如「如何提升自己的技能?」、「如何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工作?」等。接下來,就可以運用創意發想、原型設計和測試階段,探索不同的職業發展方向,嘗試新的工作或學習新的技能,並根據反饋不斷調整自己的職業規劃。

成功應用設計思維的案例

許多知名企業都成功地應用了設計思維,以下是一些例子:

Airbnb

Airbnb 是一個線上住宿平台,它成功地運用了設計思維來解決用戶的痛點。在 Airbnb 創立初期,人們不太願意在平台上預訂房間。Airbnb 團隊透過用戶訪談和觀察,發現用戶猶豫不決的原因是照片品質不佳,無法有效地展示住宿環境。於是,他們前往紐約,幫助房東拍攝高質量的照片,結果 Airbnb 的收入翻了一倍。Airbnb 的成功表明,深入了解用戶需求和痛點是創造成功產品的關鍵。

Nike

Nike 是一家運動用品公司,它也成功地運用了設計思維來提升產品設計和顧客體驗。例如,Nike 的 Flyknit Racer 跑鞋就是透過 195 次原型測試才完成的。此外,Nike 還透過與滑板愛好者互動,了解他們的需求,並設計出 Nike Dunk SB 系列滑板鞋,成功打入滑板市場。Nike 的案例說明,設計思維可以幫助企業創造出更符合用戶需求、更具創新性的產品。

GE Healthcare

GE Healthcare 是一家醫療設備公司,它運用設計思維來改善兒童的醫療體驗。 GE Healthcare 發現,許多兒童在接受 MRI 檢查時會感到害怕和焦慮。於是,他們將 MRI 機器重新設計成各種有趣的場景,例如海盜船、太空船等,讓兒童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接受檢查。這個案例表明,設計思維可以應用於改善醫療服務,提升病患體驗。

設計思維在香港的應用

設計思維在香港也越來越受到重視,許多企業和機構都開始將設計思維應用於產品開發、服務設計和組織創新。以下是一些例子:

  • 社企民間高峰會: 社企民間高峰會是一個推動社會創新的平台,它運用設計思維來幫助社企解決社會問題和創造社會價值。例如,社企民間高峰會舉辦工作坊,邀請社企參與者運用設計思維,發想解決社區問題的方案,並提供資源和支援,幫助他們將方案付諸實踐。
  •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: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是一個支持社企發展的基金,它也將設計思維融入其投資策略和項目評估中。例如,在評估社企項目的可行性和社會影響力時,香港社會創投基金會考量項目是否以用戶需求為中心,是否運用了設計思維的方法進行創新。
  • 香港設計中心: 香港設計中心是一個推廣設計的機構,它舉辦各種設計思維工作坊和活動,幫助企業和個人學習和應用設計思維。例如,香港設計中心舉辦的「設計思維領袖計劃」,旨在培訓企業領袖和設計師,提升他們運用設計思維解決問題和推動創新的能力。

總結

設計思維是一種強大的創新方法,它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問題、創造價值和提升效率。透過運用設計思維的五大步驟——同理心、定義問題、創意發想、原型設計和測試——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用戶需求,更有效地發想解決方案,並創造出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和服務。

設計思維的價值不僅體現在商業領域,也體現在個人生活中。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解決問題、發展個人技能和實現個人目標。

在香港,設計思維也越來越受到重視,並被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,例如社會創新、商業發展和教育領域。相信在未來,設計思維將會在香港的創新發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,幫助香港應對各種挑戰,創造更美好的未來。

Tags: